1.0 概述
1.1 膜和膜分离过程定义
膜分离是一门新兴的跨学科的高新技术。膜的材料涉及无机化学和高分子化学;膜的制备、分离过程的特征、传递性质和传递机理属于物理化学和数学研究范畴;膜 分离过程中涉及的流体力学、传热、传质、化工动力学以及工艺过程的设计,主要属于化学工程研究范畴;从膜分离主要应用的领域来看,还涉及生物学、医学以及 与食品、石油化工、环境保护等行业相关的学科。
膜分离过程已成为工业上气体分离、水溶液分离、化学品和生化产品的分离与纯化的重要过程。广泛应用于食品、饮料加工过程、工业污水处理、大规模空气分离、湿法冶金技术、气体和液体燃料的生产以及石油化工制品生产等。
膜从广义上可以定义为两相之间的一个不连续区间。这个区间的三维量度中的一度和其余两度相比要小的多。膜一般很薄,厚度从几微米、几十微米至几百微米之间,而长度和宽度要以米来计量。
膜可以是固相,液相,甚至是气相的。用各种天然或人工材料制造出来的膜品种繁多,在物理、化学和生物性质上呈现出多样的特性。膜可以对双组分或多组分体系进行分离,分级,提纯或浓缩。
大部分的分离膜都是固体膜。目前,无论从产量、产值、品种、功能或应用对象来讲,固体膜都占99%以上,其中尤以有机高分子聚合物材质制成的膜及其分离过程为主。无机膜进来发展迅速。液膜也有其独特的优点,但仍有待发展。气体在理论上可以构成分离膜,但研究它的人很少。
物质选择透过膜的能力可分为两类。一种是借助外界能量,物质发生由低位向高位的流动。另一种是以化学位差为推动力,物质发生由高位向地位的流动。
1.2 膜和膜分离过程的发展概况
1.3 膜
1.3.1 材料和分类
具有分离功能的固体膜目前主要以有机高分子聚合物为膜材料。以无机物为膜材料的分离膜近年来发展迅速。
膜的种类和功能繁多,比较通用的有以下四种分类方法。
1.3.1.1 按膜的材料分类
天然膜:生物膜(生命膜),天然物质改性或再生而制成的膜
合成膜:无机膜,高分子聚合物膜
1.3.1.2 按膜的结构分类
多孔膜:微孔介质,大孔膜
非多孔膜:无机膜,聚合物膜
多孔膜和非多孔膜也可按晶型区分为结晶型和无定型。
液膜:无固相支撑型(又称乳化液膜),有固相支撑型(又称固定膜或支撑液膜)
1.3.1.3 按膜的用途分类
气相系统中的膜:伴有表面流动的分子流动,气体扩散,聚合物膜中溶解扩散流动,在溶剂化的聚合物膜中的扩散流动
气-液系统中用膜:大孔结构(移去气流中的雾沫夹带或将气体引入液相),微孔结构(制成超细孔的过滤器),聚合物结构(气体扩散进入液体或从液体中移去某种气体,如血液氧化器中氧和二氧化碳的移动)
液-液系统用膜:气体从一种液相进入另一种液相,溶质或溶剂渗透从一种液相进入另一液相液膜
气-固系统用膜:过滤器中用膜以除去气体中的微粒
液-固系统用膜:用大孔介质过滤污浆,生物废料的处理,破乳
固-固系统用膜:基于颗粒大小的固体筛分
1.3.1.4 按膜的作用机理分类
吸附性膜:多孔膜(多孔石英玻璃,活性炭,硅胶和压缩粉末等),反应膜(膜内含有能与渗透过来的组分起反应的物质)
扩散性膜:聚合物膜(扩散性的溶解流动),金属膜(原子状态的扩散),玻璃膜(分子状态的扩散)
离子交换膜:阳离子交换膜,阴离子交换膜
选择渗透膜:渗透膜,反渗透膜,电渗析膜
非选择性膜:加热处理的微孔玻璃,过滤型的微孔膜
1.3.2 主要制备方法
分离膜的性能是由膜材料及其结构形态决定的,而后者取决于膜的制备方法。有不少性能优异的分离膜,膜材料早已公开,但仍只有掌握其制备技术的公司才能生产出来。因此,真正的分离膜的内涵应包括材料和制膜工艺两部分。
1.3.2.1 有机分离膜的制备
由于有机聚合物性质不同,膜的结构和形状不同,膜的制备方法有很多种,如热压成型法、相转化法、浸涂法、辐照法、表面化学改性法、拉伸成型法、等离子聚合法、核径迹法、动力形成法等等。在膜分离过程中用的最多的是非对称膜,L-S沉浸凝胶法是最主要的制备非对称膜的方法。
1.4 膜分离过程
1.5 膜分离应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