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滤膜
超滤膜的发展:
超滤(UF):是一种能够将溶液进行净化、分离、浓缩的膜分离技术,超滤过程通常可以理解成与膜孔径大小相关的筛分过程。
1960年,在Loeb-Sourirajan试制成功不对称RO CA膜的影响下,1963年Michaels开发了不同孔径的不对称CA超滤膜,基于CA膜物化性质的限制,1965年开始,不断有新品种的高聚物超滤膜问世,并很快商品化,1965-1975年是UF大发展的阶段,膜材料有无机材料(如氧化铝、二氧化锆等),合成高分子材料:聚砜、聚酰胺、醋酸纤维素、聚醚砜、聚丙烯晴等。
工作原理
利用膜表面孔径机械筛分作用,膜孔阻塞、阻滞作用和膜表面及膜孔对杂质的吸附作用,去除废水中的大分子物质和微粒。一般认为主要是筛分作用,其有效分离范围为0.005-0.1μm的粒子或大分子,截留分子量在1000~500000之间的可溶性物质,操作静压差为0.2-1MPa。
说明:在外力的作用下,被分离的溶液以一定的流速沿着超滤膜表面流动,溶液中的溶剂和低分子量物质、无机离子,从高压侧透过超滤膜进人低压侧,并作为滤液而排出;而溶液中高分子物质、胶体微粒及微生物等被超滤膜截留,溶液被浓缩并以浓缩液形式排出。
工业应用
1)食品工业,如乳制品工业,果汁饮料和酒类的加工;
2) 生物工程,如酶的精制,生物活性物质的浓缩分离;
3) 环境工程,如在纺织、造纸、金属加工中废水的处理;
4) 医疗卫生,如血液、腹水的超滤净化,人体生长激素提取等。
超滤膜组件
超滤膜:常用的有,醋酸纤维素膜和聚砜膜
超滤的膜组件(同反渗透组件):分为,板式、管式、卷式和中空纤维组件
浓差极化
1.概念:溶液在膜的高压侧,由于溶剂和低分子物质不断透过超滤膜,结果在膜表面溶质(或大分子物质)的浓度不断上升,产生膜表面浓度与主体流浓度的浓度差,这种现象称为膜的浓差极化。
2.影响:发生浓差极化时,由于高分子物质和胶体物质在膜表面截留会形成一个凝胶层。有凝胶层时,超滤的阻力增加,因为除了膜阻力外,又有凝胶层的阻力,在给定的压力下,凝胶层势必影响水透过超滤膜的通量。
3.减缓措施:一是提高料液的流速,控制料液的流动状态,使其处于紊流状态,让膜面处的液体与主流更x好地混合;二是对膜面不断地进行清洗,消除已形成的凝胶层。
影响因素
料液流速、操作压力、温度、运行周期、进料浓度、料液的预处理、膜的清洗